-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HJ 347.2-2018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HJ 347.2-2018
部分代替 HJ/T 347-2007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fecal coliform—Manifold zymotechnics
(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18-12-26 发布 2019-06-01 实施
生 态 环 境 部 发 布
目 次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方法原理.......................................................................................................................................1
5 干扰和消除...................................................................................................................................2
6 试剂和材料...................................................................................................................................2
7 仪器和设备...................................................................................................................................3
8 样品...............................................................................................................................................3
9 分析步骤.......................................................................................................................................4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5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6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6
13 废物处理.....................................................................................................................................7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最大可能数( MPN) 表............................................................................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粪大肠菌群检验记录及报告推荐格式.................................................. 12
前 言
为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保护生态
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 规范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 地下水、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法。
本标准是对《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试行)》 ( HJ/T 347-2007)
多管发酵法部分的修订。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 2007 年, 原起草单位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完善了方法原理的表述;
——增加了 12 管法和 15 管法的检出限;
——分析步骤中增加了 12 管法, 完善了样品稀释方法;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干扰和消除、 仪器和设备、 样品采集、 样品
保存、 精密度和准确度、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废物处理等章节;
——将 MPN 表移至附录中。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 试行)》
( HJ/T 347-2007) 废止。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 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 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 丹东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锦州市环境监测中心
站、 辽阳市环境监测站、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辽宁北方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生态环境部2018年12月26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9年6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
1
水质 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多管发酵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多管发酵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 地下水、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本方法的检出限: 12 管法为 3 MPN/L; 15 管法为 20 MPN/L。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T 14581 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
HJ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粪大肠菌群 fecal coliforms
又称耐热大肠菌群(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44.5℃培养 24 h, 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
的需氧及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3.2
最大可能数 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又称稀释培养计数, 是一种基于泊松分布的间接计数法。 利用统计学原理, 根据一定体
积不同稀释度样品经培养后产生的目标微生物阳性数, 查表估算一定体积样品中目标微生物
存在的数量( 单位体积存在目标微生物的最大可能数)。
4 方法原理
将样品加入含乳糖蛋白胨培养基的试管中, 37℃初发酵富集培养, 大肠菌群在培养基中
生长繁殖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产生的酸使溴甲酚紫指示剂由紫色变为黄色, 产生的气体进入
倒管中, 指示产气。 44.5℃复发酵培养, 培养基中的胆盐三号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最后产气的细菌确定为是粪大肠菌群。 通过查 MPN 表, 得出粪大肠菌群浓度值。
5 2
干扰和消除
5.1 活性氯具有氧化性, 能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酶活性, 导致细胞死亡, 可在样品采集 ( 8.1)
时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6.7) 消除干扰。
5.2 重金属离子具有细胞毒性, 能破坏微生物细胞内的酶活性, 导致细胞死亡, 可在样品
采集( 8.1) 时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6.8) 消除干扰。
6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 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或生物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
水或去离子水。
6.1 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蛋白胨 10 g
牛肉浸膏 3 g
乳糖 5 g
氯化钠 5 g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 ml
将蛋白胨、 牛肉浸膏、 乳糖、 氯化钠加热溶解于 1000 ml 水中, 调节 pH 至 7.2~7.4,
再加入 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 1 ml, 充分混匀, 分装于含有倒置小玻璃管的试管中, 115℃
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也可选用市售成品培养基。
6.2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称取三倍的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6.1) 成分的量, 溶于 1000 ml
水中, 配成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配制方法同上。
6.3 EC 培养基。
胰胨 20 g
乳糖 5 g
胆盐三号 1.5 g
磷酸氢二钾 4 g
磷酸二氢钾 1.5 g
氯化钠 5 g
将上述成分或含有上述成分的市售成品加热溶解于 1000 ml 水中, 然后分装于有玻璃倒
管的试管中, 115℃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灭菌后 pH 值应在 6.9 左右。
注: 配制好的培养基( 6.1~6.3) 避光、 干燥保存, 必要时在 5℃±3℃冰箱中保存, 通常瓶装及试管
装培养基不超过 3~6 个月。 配制好的培养基要避免杂菌侵入和水分蒸发, 当培养基颜色变化,
或体积变化明显时废弃不用。
6.4 无菌水: 取适量实验用水, 经 121℃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备用。
6.5 硫代硫酸钠( Na2S2O3·5H2O)。
6.6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C10H14N2O8Na2·2H2O)。
6.7 硫代硫酸钠溶液: ρ( Na2S2O3) =0.10 g/ml
称取 15.7 g 硫代硫酸钠( 6.5), 溶于适量水中, 定容至 100 ml, 临用现配。
3
6.8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ρ( C10H14N2O8Na2·2H2O) =0.15 g/ml
称取 15 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6.6), 溶于适量水中, 定容至 100 ml, 此溶液可保存 30 d。
7 仪器和设备
7.1 采样瓶: 500 ml 带螺旋帽或磨口塞的广口玻璃瓶。
7.2 高压蒸汽灭菌器: 115℃、 121℃可调。
7.3 恒温培养箱或水浴锅: 允许温度偏差 37℃±0.5℃、 44℃±0.5℃。
7.4 pH 计: 准确到 0.1 pH 单位。
7.5 接种环: 直径 3 mm。
7.6 试管: 300 ml、 50 ml、 20 ml。
7.7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注: 玻璃器皿及采样器具试验前要按无菌操作要求包扎, 121℃高压蒸汽灭菌 20 min 备用。
8 样品
8.1 样品采集
点位布设及采样频次按照 GB/T 14581、 HJ/T 494 和 HJ/T 91 的相关规定执行。
采集微生物样品时, 采样瓶( 7.1) 不得用样品洗涤, 采集样品于灭菌的采样瓶中。 清
洁水体的采样量不低于 400 ml, 其余水体采样量不低于 100 ml。
采集河流、 湖库等地表水样品时, 可握住瓶子下部直接将带塞采样瓶插入水中, 约距水
面 10~15 cm 处, 瓶口朝水流方向, 拔瓶塞, 使样品灌入瓶内然后盖上瓶塞, 将采样瓶从水
中取出。 如果没有水流, 可握住瓶子水平往前推。 采样量一般为采样瓶容量的 80%左右。 样
品采集完毕后, 迅速扎上无菌包装纸。
从龙头装置采集样品时, 不要选用漏水龙头, 采水前将龙头打开至最大, 放水 3~5 min,
然后将龙头关闭, 用火焰灼烧约 3 min 灭菌或用 70%~75%的酒精对龙头进行消毒, 开足龙
头, 再放水 1 min, 以充分除去水管中的滞留杂质。 采样时控制水流速度, 小心接入瓶内。
采集地表水、 废水样品及一定深度的样品时, 也可使用灭菌过的专用采样装置采样。
在同一采样点进行分层采样时, 应自上而下进行, 以免不同层次的搅扰。
如果采集的是含有活性氯的样品, 需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6.7), 以除
去活性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每 125 ml 容积加入 0.1 ml 的硫代硫酸钠溶液); 如果采集的是
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的样品, 则在采样瓶灭菌前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6.8), 以消除
干扰( 每 125 ml 容积加入 0.3 ml 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
注: 15.7 mg 硫代硫酸钠( 6.5) 可去除样品中 1.5 mg 活性氯, 硫代硫酸钠用量可根据样品实际活性氯
量调整。
8.2 样品保存
采样后应在 2 h 内检测, 否则, 应 10℃以下冷藏但不得超过 6 h。 实验室接样后, 不能
立即开展检测的, 将样品于 4℃以下冷藏并在 2 h 内检测。
9 4
分析步骤
9.1 样品稀释及接种
9.1.1 15 管法
将样品充分混匀后, 在 5 支装有已灭菌的 5 ml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6.2) 的试管中
( 内有倒管), 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 10 ml, 在 5 支装有已灭菌的 10 ml 单倍乳糖蛋白
胨培养基( 6.1) 的试管中( 内有倒管), 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 1 ml, 在 5 支装有已灭
菌的 10 ml 单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6.1) 的试管中( 内有倒管), 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
品 0.1 ml。
对于受到污染的样品, 先将样品稀释后再按照上述操作接种, 以生活污水为例, 先将样
品稀释 104 倍, 然后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分别接种 10 ml、 1 ml 和 0.1 ml。 15 管法样品接种量
参考表见表 1。
当样品接种量小于 1 ml 时, 应将样品制成稀释样品后使用。 按无菌操作要求方式吸取
10 ml 充分混匀的样品, 注入盛有 90 ml 无菌水( 6.4) 的三角烧瓶中, 混匀成 1:10 稀释样品。
吸取 1:10 的稀释样品 10 ml 注入盛有 90 ml 无菌水的三角烧瓶中, 混匀成 1:100 稀释样品。
其他接种量的稀释样品依次类推。
注: 吸取不同浓度的稀释液时, 每次必须更换移液管。
生活饮用水等清洁水体也可使用 12 管法。
表 1 15 管法样品接种量参考表
样品类型
接种量( ml)
10
1
0.1
10-2
10-3
10-4
10-5
地表水
水源水
▲
▲
▲
湖泊( 水库)
▲
▲
▲
河流
▲
▲
▲
废水
生活污水
▲
▲
▲
工业废水
处理前
▲
▲
▲
处理后
▲
▲
▲
地下水
▲
▲
▲
9.1.2 12 管法
将样品充分混匀后, 在 2 支装有已灭菌的 50 ml 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基( 6.2) 的大试管
中( 内有倒管), 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 100 ml, 在 10 支装有已灭菌的 5 ml 三倍乳糖
蛋白胨培养基( 6.2) 的试管中( 内有倒管), 按无菌操作要求各加入样品 10 ml。
5
9.2 初发酵试验
将接种( 9.1) 后的试管, 在 37℃±0.5℃下培养 24 h±2 h。
发酵试管颜色变黄为产酸, 小玻璃倒管内有气泡为产气。 产酸和产气的试管表明试验阳
性。 如在倒管内产气不明显, 可轻拍试管, 有小气泡升起的为阳性。
9.3 复发酵试验
轻微振荡在初发酵试验( 9.2) 中显示为阳性或疑似阳性( 只产酸未产气) 的试管, 用
经火焰灼烧灭菌并冷却后的接种环( 7.5) 将培养物分别转接到装有 EC 培养基( 6.3) 的试
管中。 在 44.5℃±0.5℃下培养 24 h±2 h。 转接后所有试管必须在 30 min 内放进恒温培养箱
或水浴锅( 7.3) 中。 培养后立即观察, 倒管中产气证实为粪大肠菌群阳性。
9.4 对照试验
9.4.1 空白对照
每次试验都要用无菌水( 6.4) 按照步骤 9.1~9.3 进行实验室空白测定。
9.4.2 阳性及阴性对照
将粪大肠菌群的阳性菌株( 如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和阴性菌株( 如产气肠杆
菌 Enterobacter aerogenes) 制成浓度为 300~3000 MPN/L 的菌悬液, 分别取相应体积的菌
悬液按接种( 9.1) 的要求接种于试管中, 然后按初发酵试验( 9.2) 和复发酵试验( 9.3) 要
求培养, 阳性菌株应呈现阳性反应, 阴性菌株应呈现阴性反应, 否则, 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
效, 应查明原因后重新测定。
10 结果计算与表示
10.1 结果计算
接种 12 份样品时, 查附录 A 中表 A.1 可得每升粪大肠菌群 MPN 值。
接种 15 份样品时, 查附录 A 中表 A.2 得到 MPN 值, 再按照公式( 1) 换算样品中粪大
肠菌群数( MPN/L):
MPN值100
C
f
( 1)
式中: C——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数, MPN/L;
MPN 值——每 100 ml 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数, MPN/100ml;
100——为 10×10 ml, 其中, 10 将 MPN 值的单位 MPN/100 ml 转换为 MPN/L, 10 ml
为 MPN 表中最大接种量;
f——实际样品最大接种量, ml。
10.2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保留至整数位, 最多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当测定结果≥100 MPN/L 时, 以科学
计 6
数法表示; 当测定结果低于检出限时, 12 管法以“未检出” 或“<3 MPN/L” 表示; 15
管法以“未检出” 或“<20 MPN/L” 表示。 粪大肠菌群检验记录及报告推荐格式参见附录
B。
11 精密度和准确度
11.1 精密度
6 个实验室对低浓度( 地下水, 浓度均值为 54 MPN/L) 、 中浓度( 地表水, 浓度均值
为 2.7×104 MPN/L) 和高浓度( 生活污水, 浓度均值为 2.8×107 MPN/L) 三个不同浓度粪
大肠菌群的实际样品和有证标准样品(浓度为 3670 MPN/L, 可接受范围为 330~
7710 MPN/L)进行了 6 次重复测定: 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 2.3%~3.8%、 2.0%~
11%、 1.1%~5.4%和 5.1%~17%; 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4%、 11%、 1.6%和 5.4%;
实验室间 95%置信区间见表 2。
表 2 实验室间 95%置信区间
低浓度( MPN/L)
中浓度( MPN/L)
高浓度( MPN/L)
有证标准样品( MPN/L)
均值
95%置信区间
均值
95%置信区间
均值
95%置信区间
均值
95%置信区间
54
47~62
2.7×104
9.6×103~
7.9×104
2.8×107
2.2×107~
3.6×107
3725
2413~5751
11.2 准确度
6 个实验室对含粪大肠菌群浓度为 3670 MPN/L( 可接受范围为 330~7710 MPN/L) 的
标准样品进行了 6 次重复测定: 相对误差范围为-6.2%~ 8.4%; 相对误差最终值为
-1.7%±10.6%。
注: 微生物检测数据为偏态分布, 其测定结果全部经以 10 为底对数转换后进行计算。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1 培养基检验
更换不同批次培养基时要进行阳性和阴性菌株检验, 将粪大肠菌群的阳性菌株( 如大肠
埃希氏菌 Escherichia coli) 和阴性菌株( 如产气肠杆菌 Enterobacter aerogenes) 制成浓度为
300~3000 MPN/L 的菌悬液。 若使用的是定性标准菌株, 配制方法为先进行预实验, 摸清浓
度后按目标为 300~3000 MPN/L 稀释; 若使用的是定量标准菌株, 则可按照给定值直接稀
释。 稀释后分别取相应水量的菌悬液按接种( 9.1) 的要求接种于试管中, 然后按初发酵试
验( 9.2) 和复发酵试验( 9.3) 要求培养, 阳性菌株应呈现阳性反应, 阴性菌株应呈现阴性
反应。
7
12.2 对照试验
12.2.1 空白对照
每次试验都要用无菌水做实验室空白测定( 9.4.1), 培养后的试管中不得有任何变色反
应。 否则, 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效, 应查明原因后重新测定。
12.2.2 阳性及阴性对照
定期按照 9.4.2 进行阳性及阴性对照试验, 阳性菌株应呈现阳性反应, 阴性菌株应呈现
阴性反应, 否则, 该次样品测定结果无效, 应查明原因后重新测定。
13 废物处理
使用后的废物及器皿须经 121℃高压蒸汽灭菌 30 min 或使用液体消毒剂( 自制或市售)
灭菌。 灭菌后, 器皿方可清洗, 废物作为一般废物处置。
8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最大可能数( MPN) 表
表 A.1 12 管法最大可能数( MPN) 表
10 ml 样品量的阳性管数
100 ml 样品量的阳性瓶数
0
1
2
1 L 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数
1 L 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数
1 L 样品中粪大肠菌群数
0
<3
4
11
1
3
8
18
2
7
13
27
3
11
18
38
4
14
24
52
5
18
30
70
6
22
36
92
7
27
43
120
8
31
51
161
9
36
60
230
10
40
69
>230
注: 接种 2 份 100 ml 样品, 10 份 10 ml 样品, 总量 300 ml。
表 A.2 15 管法最大可能数( MPN) 表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0
0
0
<2
3
0
0
8
1
19
0
0
1
2
<0.5
7
3
0
1
11
2
25
0
0
2
4
<0.5
7
3
0
2
13
3
31
0
0
3
5
3
0
3
16
0
0
4
7
3
0
4
20
0
0
5
9
3
0
5
23
0
1
0
2
<0.5
7
3
1
0
11
2
25
0
1
1
4
<0.5
11
3
1
1
14
4
34
0
1
2
6
<0.5
15
3
1
2
17
5
46
0
1
3
7
3
1
3
20
6
60
9
续表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0
1
4
9
3
1
4
23
0
1
5
11
3
1
5
27
0
2
0
4
<0.5
11
3
2
0
14
4
34
0
2
1
6
<0.5
15
3
2
1
17
5
46
0
2
2
7
3
2
2
20
6
60
0
2
3
9
3
2
3
24
0
2
4
11
3
2
4
27
0
2
5
13
3
2
5
31
0
3
0
6
<0.5
15
3
3
0
17
5
46
0
3
1
7
3
3
1
21
7
63
0
3
2
9
3
3
2
24
0
3
3
11
3
3
3
28
0
3
4
13
3
3
4
32
0
3
5
15
3
3
5
36
0
4
0
8
3
4
0
21
7
63
0
4
1
9
3
4
1
24
8
72
0
4
2
11
3
4
2
28
0
4
3
13
3
4
3
32
0
4
4
15
3
4
4
36
0
4
5
17
3
4
5
40
0
5
0
9
3
5
0
25
8
75
0
5
1
11
3
5
1
29
0
5
2
13
3
5
2
32
0
5
3
15
3
5
3
37
0
5
4
17
3
5
4
41
0
5
5
19
3
5
5
45
1
0
0
2
<0.5
7
4
0
0
13
3
31
1
0
1
4
<0.5
11
4
0
1
17
5
46
1
0
2
6
<0.5
15
4
0
2
21
7
63
1
0
3
8
1
19
4
0
3
25
8
75
1
0
4
10
4
0
4
30
1
0
5
12
4
0
5
36
1
1
0
4
<0.5
11
4
1
0
17
5
46
1
1
1
6
<0.5
15
4
1
1
21
7
63
1
1
2
8
1
19
4
1
2
26
9
78
10
续表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1
1
3
10
4
1
3
31
1
1
4
12
4
1
4
36
1
1
5
14
4
1
5
42
1
2
0
6
<0.5
15
4
2
0
22
7
67
1
2
1
8
1
19
4
2
1
26
9
78
1
2
2
10
2
23
4
2
2
32
11
91
1
2
3
12
4
2
3
38
1
2
4
15
4
2
4
44
1
2
5
17
4
2
5
50
1
3
0
8
1
19
4
3
0
27
9
80
1
3
1
10
2
23
4
3
1
33
11
93
1
3
2
12
4
3
2
39
13
110
1
3
3
15
4
3
3
45
1
3
4
17
4
3
4
52
1
3
5
19
4
3
5
59
1
4
0
11
2
25
4
4
0
34
12
93
1
4
1
13
4
4
1
40
14
110
1
4
2
15
4
4
2
47
1
4
3
17
4
4
3
54
1
4
4
19
4
4
4
62
1
4
5
22
4
4
5
69
1
5
0
13
4
5
0
41
16
120
1
5
1
15
4
5
1
48
1
5
2
17
4
5
2
56
1
5
3
19
4
5
3
64
1
5
4
22
4
5
4
72
1
5
5
24
4
5
5
81
2
0
0
5
<0.5
13
5
0
0
23
7
70
2
0
1
7
1
17
5
0
1
31
11
89
2
0
2
9
2
21
5
0
2
43
15
110
2
0
3
12
3
28
5
0
3
58
19
140
2
0
4
14
5
0
4
76
24
180
2
0
5
16
5
0
5
95
2
1
0
7
1
17
5
1
0
33
11
93
2
1
1
9
2
21
5
1
1
46
16
120
11
续表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各接种量阳性份数
MPN/100 ml
95%置信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10 ml
1 ml
0.1 ml
下限
上限
2
1
2
12
3
28
5
1
2
63
21
150
2
1
3
14
5
1
3
84
26
200
2
1
4
17
5
1
4
110
2
1
5
19
5
1
5
130
2
2
0
9
2
21
5
2
0
49
17
130
2
2
1
12
3
28
5
2
1
70
23
170
2
2
2
14
4
34
5
2
2
94
28
220
2
2
3
17
5
2
3
120
33
280
2
2
4
19
5
2
4
150
38
370
2
2
5
22
5
2
5
180
44
520
2
3
0
12
3
28
5
3
0
79
25
190
2
3
1
14
4
34
5
3
1
110
31
250
2
3
2
17
5
3
2
140
37
340
2
3
3
20
5
3
3
180
44
500
2
3
4
22
5
3
4
210
53
670
2
3
5
25
5
3
5
250
77
790
2
4
0
15
4
37
5
4
0
130
35
300
2
4
1
17
5
4
1
170
43
490
2
4
2
20
5
4
2
220
57
700
2
4
3
23
5
4
3
280
90
850
2
4
4
25
5
4
4
350
120
1000
2
4
5
28
5
4
5
430
150
1200
2
5
0
17
5
5
0
240
68
750
2
5
1
20
5
5
1
350
120
1000
2
5
2
23
5
5
2
540
180
1400
2
5
3
26
5
5
3
920
300
3200
2
5
4
29
5
5
4
1600
640
5800
2
5
5
32
5
5
5
≥2400
800
注 1: 接种 5 份 10 ml 样品、 5 份 1 ml 样品、 5 份 0.1 ml 样品。
注 2: 如果有超过三个的稀释度用于检验, 在一系列的十进稀释当中, 计算 MPN 时, 只需要用其中依次三个
的稀释度, 取其阳性组合。 选择的标准是: 先选出 5 支试管全部为阳性的最大稀释(小于它的稀释度也全部为
阳性试管), 然后再加上依次相连的两个更高的稀释。 用这三个稀释度的结果数据来计算 MPN 值。
附录 B
( 资料性附录)
粪大肠菌群检验记录及报告推荐格式
表 B.1 粪大肠菌群测定检验记录
项目名称: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方法
方法依据
灭菌锅型号
出厂编号
培养箱型号
出厂编号
培养基灭菌温度( ℃)
培养温度( ℃)
样品编号:
查表结果: 粪大肠菌群数 MPN/100 ml 稀释度: 结果: MPN/L
标本接种( ml)
初发酵
复发酵
阳性管数( 个)
检验者: 校对: 审核:
注 1: 初发酵和复发酵后面的表格里, 产酸产气的用“ +” 表示, 否则用“—” 表示。
注 2: 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设计表格, 至少要包括上述信息。
表 B.2 粪大肠菌群测定数据报告
样品来源
采/送样日期
分析日期
样品数量
样品状态
监测点位
样品编号
监测频次
标准方法名称
标准方法编号
测定值:
监测结果:
备注
注: 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自行设计表格, 至少要包括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