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个人中心 我的订单 购物车
编号:
批号:
新闻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秀丽隐杆线虫运动控制的重要规则

[所属分类: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0-4-29] [发布人:] [阅读次数:] [返回]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Shandong Tuopu Biol-Engineering Co.,Ltd

研究组结合实验和理论,提出整合下行通路信号、本体机械感受反馈、中枢模式发生器等神经肌肉动力学的模型来深度解析秀丽隐杆线虫前进运动控制的神经环路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温泉教授研究组结合实验和理论,提出整合下行通路信号、本体机械感受反馈、中枢模式发生器等神经肌肉动力学的模型来深度解析秀丽隐杆线虫前进运动控制的神经环路机制。该结果以Descending pathway facilitates undulatory wave propaga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hrough gap junctions为题发表。

动物需要持续执行协调运动。在这过程中,空间模式和时间序列上精确编码的振荡信号控制着身体不同部位的肌肉。产生这种信号的是具有内禀节律的神经元或者神经环路,科学家称之为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中枢模式发生器之间完善的耦合机制是协调持续运动的重要基础。尽管中枢模式发生器的节律活动可以在没有感觉输入的情况下维持,但是动物身体本体感受信号和其他机械感受信号的反馈可以在运动中调整它们的状态;此外,中枢神经系统的下行命令信号也在耦合中枢模式发生器和调整运动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刻理解运动控制需要把以上描述定量化,并以新的理论预测和实验相比较。为此,温泉教授研究组选择研究秀丽线虫:这一毫米长的小虫全身透明且仅有302个神经元,给定量研究提供了可能。通过综合运用分子遗传、光遗传、钙动态成像和计算模型等手段,他们发现线虫控制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组成了分布式中枢模式发生器;此外下行通路神经元利用其与运动神经元形成的电突触可直接抑制或激活运动神经元,触发其由稳态到振荡活动的转换。有趣的是,某些身体中部的中枢模式发生器有比正常前进运动高得多的振荡频率,那么线虫是如何最终协调这些不同频率的呢?他们发现,同样由运动神经元负责传导的自头部到尾部的本体感受信号调制了整个身体的运动频率,最终展现出了连贯的前进运动。

温泉教授研究组的工作表明,秀丽线虫的神经系统虽数值简单,但功能复杂。为了实现运动控制的算法操作,线虫把高等动物中不同种类神经元的功能压缩至同一类神经元,成就某种极简主义。研究数值简单的系统更利于获得清晰的物理图像并从中找到保守的工作原理。温泉教授研究组的发现对于我们系统理解运动神经环路并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做出了关键努力。

  版权所有: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营销服务热线:0535-8028556 邮箱:topbiol@163.com
© 201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06604号 技术支持:数字金都
购物车 去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