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做培养基/定制培养基
- 颗粒培养基
- 标准菌株生化鉴定试剂盒
- 预灌装即用型成品培养基
- 2025年版中国药典
- 促销/特价商品
- 院感/疾控/体外诊断/采样管
- 样品采集与处理(均质)产品
- 按标准检索培养基
- 模拟灌装用培养基
- 干燥粉末培养基
- 培养基添加剂/补充剂
- 生化反应鉴定管
- 染色液等配套产品
- 对照培养基/标准品
- 实验耗材与器具
- 生化试剂/化学试剂
- 菌种鉴定服务
行业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水稻-龙葵”轮作模式为镉污染农田修复提供新方案
[所属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5-9-30] [发布人:杨晓燕] [阅读次数:] [返回]
“水稻-龙葵”轮作模式为镉污染农田修复提供新方案
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微生物载体联合修复镉污染农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
镉(Cd)污染稻田土壤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耕地土壤镉点位超标率高达7.0%,引发多起“镉大米”事件。传统钝化修复技术虽能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但无法彻底清除土壤中的总镉,且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氧化菌(SOB)协同作用的“水稻-龙葵”轮作体系,实现了稻米安全生产与土壤镉去除的双重目标,为中国长江流域及全球水旱轮作区镉污染农田修复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水稻季,淹水条件下,向稻田土壤中添加SRB和缓释碳源载体。缓释碳源载体不仅为微生物提供增殖空间,还加速根际微域向强还原态转化,更通过电子传递促进典型土著SRB(Clostridium)成为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提升23%~36%。Clostridium通过硫镉共沉淀、镉吸收途径竞争及诱导根表铁膜增厚三重机制,将土壤有效态镉降低37%,阻止镉从土壤转移到水稻中,使水稻籽粒、谷壳、茎叶、根中的镉积累量分别降低71%、77%、80%、67%。旱季轮作超富集植物龙葵时,接种土著SOB菌群(以Sulfobacillus为主,占比82%),通过硫氧化作用降低土壤pH,提升生物有效态镉含量,最终使植物镉提取效率较对照组提高9~42%。
“水稻-龙葵”轮作模式以SRB和SOB介导的硫循环为核心,在保障水稻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土壤镉总量去除,突破了传统修复技术仅固化不去除的局限,预期具有显著经济环境效益。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9540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
作者:杨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山东拓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http://www.topbiol.com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微生物载体联合修复镉污染农田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
镉(Cd)污染稻田土壤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和公众健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耕地土壤镉点位超标率高达7.0%,引发多起“镉大米”事件。传统钝化修复技术虽能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但无法彻底清除土壤中的总镉,且存在二次污染风险。
针对这一难题,本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硫酸盐还原菌(SRB)和硫氧化菌(SOB)协同作用的“水稻-龙葵”轮作体系,实现了稻米安全生产与土壤镉去除的双重目标,为中国长江流域及全球水旱轮作区镉污染农田修复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在水稻季,淹水条件下,向稻田土壤中添加SRB和缓释碳源载体。缓释碳源载体不仅为微生物提供增殖空间,还加速根际微域向强还原态转化,更通过电子传递促进典型土著SRB(Clostridium)成为优势菌群,相对丰度提升23%~36%。Clostridium通过硫镉共沉淀、镉吸收途径竞争及诱导根表铁膜增厚三重机制,将土壤有效态镉降低37%,阻止镉从土壤转移到水稻中,使水稻籽粒、谷壳、茎叶、根中的镉积累量分别降低71%、77%、80%、67%。旱季轮作超富集植物龙葵时,接种土著SOB菌群(以Sulfobacillus为主,占比82%),通过硫氧化作用降低土壤pH,提升生物有效态镉含量,最终使植物镉提取效率较对照组提高9~42%。
“水稻-龙葵”轮作模式以SRB和SOB介导的硫循环为核心,在保障水稻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土壤镉总量去除,突破了传统修复技术仅固化不去除的局限,预期具有显著经济环境效益。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5.139540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删除。)